第510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510章
荊扉笑著彎腰摘了一只花,在手裏擺弄著:“他還有不少故事呢。”
遇川:“哦?說來聽聽也好。”
荊扉:“第一個便是明於治軍,元豐三年,沈括總領鄜延路軍務,駐守延州。宋廷為確保西線安全,加派禁軍駐防,並多次賞賜,但沒有賞賜地方軍隊。沈括認為賞賜不均,會引起邊防變亂。於是假傳朝廷旨意,犒賞地方軍隊,並上報朝廷。神宗對此極為滿意,降詔允許沈括酌情處理類似緊急事件。元豐四年十一月,鐘諤率軍行至鹽州,天降大雪,軍糧不繼,殿直劉歸仁率部三萬人南逃,湧入延州邊塞,邊民大為恐懼。有人建議沈括緊閉城門、派兵征討,沈括認為這些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,只是因為饑寒才做了逃兵,派兵征討是自相殘殺,只會導致軍心不穩。就派人在延州東郊搭設營寨,餞勞逃奔而來的士卒。十天後,三萬叛軍全部收回,劉歸仁也被斬於軍前,完美的處理了軍隊叛亂問題。獨具慧眼,是據《夢溪筆談》記載,沈括在開封相國寺見到高益的一幅壁畫,內容為樂工同奏,很有意境。但人們都詬病彈琵琶的樂工撥錯了弦,管樂吹奏的都是四字音,在琵琶的上弦,但畫上撥的卻是下弦。沈括經過仔細觀察後,認為高益畫的沒錯。他指出,弦樂跟管樂不同,演奏管樂時,手指按在什麽音,就發什麽音,是同時的;琵琶則不同,只有當手指撥弦之後,才會發音,動作是早於聲音的。正因為這樣,彈琵琶的樂工的手指不在四字音的上弦,而在下弦。足見畫家布置巧妙,匠心獨運。揭發蘇軾,沈括大蘇軾五歲。治平二年,蘇軾進入史館,與在昭文館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職。熙寧二年,沈括支持變法,受到王安石重用;蘇軾與司馬光等一起,則持反對意見,變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對立。據南宋王铚《元佑補錄》記載,熙寧六年,沈括受命巡察兩浙農田水利,時蘇軾任杭州通判。沈括到了杭州,與蘇軾談論舊情,把其新作抄錄了一份。回到京師後,沈括就用附箋的方式,把認為是誹謗的詩句詳細的“註釋”,交給了皇帝,揭發蘇軾在詩文中愚弄朝廷、無君臣之義。元豐二年,禦史何正臣、李定上表彈劾蘇軾,烏臺詩案爆發。次年,蘇軾被貶黃州,牽連親友三十多名,涉及詩詞一百多首。當然,沈括不是事件的主謀,但據說沈括正是始作俑者。此事李燾亦引入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,但對其真實性持懷疑態度。錯評唐詩是元和十二年春末,白居易與朋友結伴游廬山,寫了不少詩,其中有一首是《大林寺桃花》。沈括讀到這首詩,非常驚訝,帶著譏諷的口吻評道,既然‘四月芳菲盡’,怎麽會‘桃花始盛開’呢?大詩人也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,可謂‘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’呀!說完,他也就把這事給忘掉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荊扉笑著彎腰摘了一只花,在手裏擺弄著:“他還有不少故事呢。”
遇川:“哦?說來聽聽也好。”
荊扉:“第一個便是明於治軍,元豐三年,沈括總領鄜延路軍務,駐守延州。宋廷為確保西線安全,加派禁軍駐防,並多次賞賜,但沒有賞賜地方軍隊。沈括認為賞賜不均,會引起邊防變亂。於是假傳朝廷旨意,犒賞地方軍隊,並上報朝廷。神宗對此極為滿意,降詔允許沈括酌情處理類似緊急事件。元豐四年十一月,鐘諤率軍行至鹽州,天降大雪,軍糧不繼,殿直劉歸仁率部三萬人南逃,湧入延州邊塞,邊民大為恐懼。有人建議沈括緊閉城門、派兵征討,沈括認為這些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,只是因為饑寒才做了逃兵,派兵征討是自相殘殺,只會導致軍心不穩。就派人在延州東郊搭設營寨,餞勞逃奔而來的士卒。十天後,三萬叛軍全部收回,劉歸仁也被斬於軍前,完美的處理了軍隊叛亂問題。獨具慧眼,是據《夢溪筆談》記載,沈括在開封相國寺見到高益的一幅壁畫,內容為樂工同奏,很有意境。但人們都詬病彈琵琶的樂工撥錯了弦,管樂吹奏的都是四字音,在琵琶的上弦,但畫上撥的卻是下弦。沈括經過仔細觀察後,認為高益畫的沒錯。他指出,弦樂跟管樂不同,演奏管樂時,手指按在什麽音,就發什麽音,是同時的;琵琶則不同,只有當手指撥弦之後,才會發音,動作是早於聲音的。正因為這樣,彈琵琶的樂工的手指不在四字音的上弦,而在下弦。足見畫家布置巧妙,匠心獨運。揭發蘇軾,沈括大蘇軾五歲。治平二年,蘇軾進入史館,與在昭文館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職。熙寧二年,沈括支持變法,受到王安石重用;蘇軾與司馬光等一起,則持反對意見,變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對立。據南宋王铚《元佑補錄》記載,熙寧六年,沈括受命巡察兩浙農田水利,時蘇軾任杭州通判。沈括到了杭州,與蘇軾談論舊情,把其新作抄錄了一份。回到京師後,沈括就用附箋的方式,把認為是誹謗的詩句詳細的“註釋”,交給了皇帝,揭發蘇軾在詩文中愚弄朝廷、無君臣之義。元豐二年,禦史何正臣、李定上表彈劾蘇軾,烏臺詩案爆發。次年,蘇軾被貶黃州,牽連親友三十多名,涉及詩詞一百多首。當然,沈括不是事件的主謀,但據說沈括正是始作俑者。此事李燾亦引入《續資治通鑒長編》,但對其真實性持懷疑態度。錯評唐詩是元和十二年春末,白居易與朋友結伴游廬山,寫了不少詩,其中有一首是《大林寺桃花》。沈括讀到這首詩,非常驚訝,帶著譏諷的口吻評道,既然‘四月芳菲盡’,怎麽會‘桃花始盛開’呢?大詩人也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,可謂‘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’呀!說完,他也就把這事給忘掉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